2021年生物化學考試大綱 考試方式:理論+實作(或綜合技能素質考核),分值300分。 《理論(專業素質)》考試說明 一、 考試形式 (一)考試采用閉卷筆答; (二)考試為全客觀題考試,紙質試卷、答題卡答題; (三)滿分:150 分(單科成績);
2021年云南三校生生物化學考試大綱
考試方式:理論+實作(或綜合技能素質考核),分值300分。
《理論(專業素質)》考試說明
一、 考試形式
(一)考試采用閉卷筆答;
(二)考試為全客觀題考試,紙質試卷、答題卡答題;
(三)滿分:150 分(單科成績);
(四)考試期間不得使用計算器;
(五)具體考試時間以考試院公布的時間為準。
二、考試內容及分值、比例
內容 |
分值 |
所占比例 |
一、序言 |
2分 |
1.3% |
二、元素、原子和分子 |
20分 |
13.3% |
三、物質的量 |
25分 |
16.7% |
四、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|
15分 |
10% |
五、電解質溶液 |
15分 |
10% |
六、常見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 |
15分 |
10% |
七、常見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 |
15分 |
10% |
八、烴及其衍生物 |
20分 |
13.3% |
九、油脂、糖、蛋白質和合成高分子材料 |
8分 |
5.3% |
十、生物學基礎 |
15分 |
10% |
三、試題題型分布
題型 |
分值 |
所占比例 |
單選題 |
100 |
66.7% |
多選題 |
50 |
33.3% |
四、難易度
內容 |
分值 |
所占比例 |
較易 |
75 |
50% |
中等 |
45 |
30% |
較難 |
30 |
20% |
五、 參考教材
1.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,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,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《化學教學大綱》及配套教材《化學》。
2.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,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,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,朱永泰、張振宇主編,《化學》(基礎版)。
3.中等職業學校課本《生物學》,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編著,人民教育出版社,2010年12月第2版。
4.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配套教學用書《生物基礎》,王社光、劉強主編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5年6月第1版。
六、 知識內容及要求
生物化學類學科考試旨在測試考生對中學化學、生物基礎的基本概念、基本理論和基本技 能的掌握情況和所應具有的觀察、實驗、分析、推理、綜合、自學和解決一般實際問題的能力。
對生物化學類的考試要求,由低到高依次分為了解、理解、綜合應用三個層次,三個層次是遞進關系,后者必須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之上,其具體含義如下:
了解:要求對考試大綱中規定的概念、原理、原則、結論和方法等有初步的感性認識和記憶。
理解:對重要的概念、專業名詞、原理、結論和方法有一定理性的認識,能夠正確判斷、解釋和說明有關的現象和問題,掌握其要點和重點,加深對生物化學的理解。
綜合應用:在掌握所學各部分生物化學知識的本質區別與內在聯系的基礎上,運用所學掌握的知識和技術進行必要的分析、類推或計算,解釋一些具體的生物化學方面的問題。
具體考查內容和要求:
第一單元:緒言
1.理解化學研究的對象。
2.了解化學的作用。
第二單元:元素、原子和分子
1.理解元素、原子、分子、離子、原子核外點子排布、離子化合物、共價化合物等基本 知識。
2.了解同位素、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。
3.熟練并正確理解元素性質遞變規律。
4.熟練并準確判斷離子鍵與共價鍵。
5.掌握質量數、質子數、中子數、電子數之間的數量關系。
6.熟記并能正確書寫常見物質的名稱、符號。
第三單:元物質的量
1.理解摩爾質量、氣體摩爾體積、物質的量濃度等概念。
2.掌握微觀粒子數與宏觀物質量之間的計量“橋梁”——物質的量及其單位(摩爾)。
3.熟練掌握利用物質的量進行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。
4.掌握化學反應中各物質之間的數量關系。
第四單元: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
1.了解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的概念、特點、表達方式。
2.能正確理解吸熱、放熱反應和可逆反應。
3.掌握用影響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因素進行簡單判斷的方法。
第五單元:電解質溶液
1.掌握強電解質、弱電解質、電離平衡、睡得電離與溶液的 pH、鹽的水解和氧化還原反應等概念。
2.了解原電池、化學電源和電化學腐蝕的基本原理。
3.熟練掌握測定溶液 pH 及離子方程式的書寫。
第六單元:常見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
1.了解氯氣、次氯酸、二氧化硫、硫化氫、氮氧化合物、銨鹽的主要性質以及實際運用。
2.學會檢驗氯離子、硫酸根、銨離子等常見的離子,掌握實驗室制備氨氣的方法。
3.掌握鹵素、濃硫酸、氨、硝酸的主要化學性質和氯水的漂白作用。
第七單元:常見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
1.掌握檢驗鐵離子、做焰色反應的技能。
2.掌握鈉、鋁、鐵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和用途。
3.了解金屬通性、合金、硬水及其軟化、金屬資源的利用、保護和回收。
第八單元:烴及其衍生物
1.掌握鑒別飽和烴與不飽和烴、做銀鏡實驗的技能。
2.掌握烷烴的命名。
3.掌握甲烷、乙烯、乙炔、乙醇、乙醛、乙酸、苯的主要性質和用途。
4.了解實驗室制取甲烷和乙炔的方法。
5.了解烴的其他重要衍生物。
第九單元:油脂、糖、蛋白質和合成高分子材料
1. 了解油脂、糖類、蛋白質和高分子合成材料基本知識,以及它們與人類的密切關系。
第十單元:生物學基礎
1.了解并掌握生物的多樣性的特征、生物分類的意義和方法并識記生物分類的等級和生 物命名方法。
2.識記細胞的基本結構及其功能。
3.理解生物的生殖方式。
4.掌握遺傳變異的基本概念。
5.了解生物與生態環境間的聯系。
《實作(專業技能)》考試說明
一、 考試形式
《實作(專業技能)》考試說明
(一)考試采用閉卷筆答;
(二)考試為全客觀題考試,紙質試卷、答題卡答題;
(三)滿分:150 分(單科成績);
(四)考試期間不得使用計算器;
(五)具體考試時間以考試院公布的時間為準。
二、 考試內容及分值、比例
內容 |
分值 |
所占比例 |
托盤天平的使用 |
40 |
26.7% |
移液管及容量瓶的操作 |
60 |
40% |
酸堿滴定管的操作 |
50 |
33.3% |
三、試題題型分布
題型 |
分值 |
所占比例 |
單選題 |
80分 |
53.3% |
多選題 |
30分 |
20% |
|
40分 |
26.7% |
四、參考教材
1.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,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,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《化學教學大綱》及配套教材《化學》。
2.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,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,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, 朱永泰、張振宇主編,《化學》(基礎版)。
3.劉珍.化驗員讀本(上). 北京:化學工業出版社,第五版,2017。
4.中國標準出版社編.《化學實驗室常用標準匯編》(上、下) .中國標準出版社,2009年。
五、 實作內容、技能要求及評分標準
(一) 托盤天平的使用
實作內容:
托盤天平的使用。
技能要求:
能熟練操作托盤天平及正確量取藥品;
要求掌握天平調零、加減砝碼、調節游碼;
掌握砝碼與稱量物品的擺放順序;
掌握托盤天平的讀數。
評分標準:
評分點 |
配分 |
考核內容 |
稱量前準備 |
10分 |
托盤天平未放置水平處,扣2分
游碼未指向紅色0刻度線,扣2分
未準備稱量器皿,扣4分
未清掃托盤中雜物,扣2分 |
托盤天平的使用 |
24分 |
零點調整不對,扣6分
稱量過程中再調平衡螺母,扣2分
砝碼與物品未按左物右碼添加,扣4分
未用藥匙添加藥品,扣2分
用手加減砝碼,扣2分
用手撥游碼,扣2分
剩余藥品放回原瓶,扣2分
讀數錯誤,扣4分 |
稱量后處理 |
6分 |
砝碼未放回砝碼盒,扣2分
游碼未移回0處,扣2分
臺面不清潔,扣2分 |
(二)移液管及容量瓶的操作
實作內容:
移液管的使用及容量瓶的定容操作。 技能要求:掌握玻璃儀器的清洗及容量瓶的試漏;
掌握容量瓶的定容操作;
掌握移液管的清洗及潤洗操作;
掌握物質量濃度及稀釋定律的相關計算。
評分標準:
評分點 |
配分 |
考核內容 |
儀器的清洗操作 |
10分 |
未清洗儀器,扣4分
未用蒸餾水潤洗儀器,扣2分
容量瓶未試漏,扣4分 |
試液移取操作 |
16分 |
試劑瓶拿取方式不正確,扣4分
潤洗不正確,扣4分
移取操作不正確,扣4分
放出試液停留時間不足,扣4分 |
定容操作 |
24分 |
溶液轉移入容量瓶不正確,扣4分
膠頭滴管或洗瓶定容操作不對,扣4分
稀釋至刻度不正確,扣4分
定容至一半時,未搖勻,扣4分
近刻度時未靜置,扣4分
混勻不正確,扣4分 |
后處理 |
10分 |
計算不正確,扣4分
不洗滌儀器,扣4分
臺面不清潔,扣2分 |
(三)酸堿滴定管的操作
實作內容:
酸堿滴定管的清洗、氣泡排除、滴定操作及讀數讀取的考核。技能要求:掌握酸堿滴定管的清洗;
掌握酸堿滴定管的試漏及氣泡的排除;
掌握酸堿滴定管的滴定操作;
正確讀取酸堿滴定管的讀數。
評分標準:
評分點 |
配分 |
考核內容 |
滴定前準備 |
14分 |
洗滌不合要求,扣2分
沒有試漏,扣2分
沒有用滴定溶液潤洗,扣4分
裝液不正確,扣2分
不排空氣,扣2分
不調“0”刻度,扣2分 |
滴定操作 |
30分 |
加指示劑操作不當,扣4分
滴定姿勢不正確,扣4分
滴定速度把握不當,扣4分
搖瓶操作不正確,扣2分
近滴定終點時未吹洗錐型瓶內壁,扣2分
半滴滴定溶液的加入有誤或不當,扣2分
終點判斷不準確,扣 2 分
滴定后補充溶液操作不正確,扣4分
滴定管的讀數不正確,扣6分 |
滴定后的結束工作 |
6分 |
不洗滌儀器,扣4分
臺面不清潔,扣2分 |
以上為2021年云南省三校生生物化學考試大綱
更多2021年云南省三校生考試大綱可關注微信公眾號及收藏本網站www.kmsxs.cn